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助力扶贫思想先行谈以科技思想为引领的农村扶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扶贫攻坚战”的号召以来,山东省各部门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取得了具有成效的发展。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耐心和责任心的持久战。对于山东省的广大农村

自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扶贫攻坚战”的号召以来,山东省各部门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取得了具有成效的发展。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耐心和责任心的持久战。对于山东省的广大农村地区,扶贫工作显得既温暖又严肃。扶贫是党中央政府对贫困人民群众的关怀,同样也是关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懈怠的政治方针。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提出了方向性的理论指导,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共同富裕”,而扶贫的宏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工作者要设身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切勿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让当地的老百姓真正尝到助力扶贫带来的“甜头”,从心底乐于接纳农业生产上的科学知识,改变传统的耕种观念,与时俱进的让科技走入生活,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科技发展之路。下文浅谈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科技思想扶贫的探索之路。

一、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农村耕种依然没有脱离“靠天吃饭”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也呈现出多元化生态化的进步,其中21世纪最大的进步是科技。农民在耕种中也可以依靠现代化的耕种技术实现农产增收。所以说,作为现代化的农民,更应该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并且自我学习进步的能力。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者说,在笔者下乡助力扶贫的几个地点区域中,所接触的农民朋友大多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思想,以经验和传统耕种,习惯“靠天吃饭”。部分小规模自主种植户甚至鲜有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面对冰雹等农灾天气无防灾减灾准备。如山东某城2019年一场冰雹突袭受损2.67亿元,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损失。现如今扶贫工作中的第一道难题,或者说难关,便是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思想意识形态是第一行动为。因此,在扶贫攻坚战中,必须先从精神上改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让扶贫工作中的农民朋友充分认识认知到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够从传统的耕种思想中解放出来,进而在天时地利耕种的基础上加以科技化利用,让农业生产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增收增产,最终实现小康生活。

(二)人才和资金是制约科技扶贫发展的两大“壁垒”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科技扶贫的中坚力量。当前大多数扶贫地区处在人才缺乏和物资设备配套紧缺的状态。要想扶贫获得长足进步,首先便是人才输出培养。让农民从懵懂的耕种意识中进行拓荒,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对之进行培训,培养扶贫地区农业技术领头人,从而才能更有效的带动当地农业水平的提升。目前大部分农村都面对大学生外流的现象,虽然各地区采取政策引导大学生回村但是收效之路还很漫长。在目前农村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人才不仅应定位为引回的高材生,还应该是帮带扶培养的农业经验大户。这样双管齐下实现“人才强村”战略是目前最具实践价值的科技扶贫之路。而在资金和相应技术设置的配套方面,资金链短缺是制约其扶贫之路发展的主要因素。物质决定上层建筑,也直接决定了扶贫攻坚战的成败。从这一点而言,资金和设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十全十美的配套完善的。扶贫工作切忌走“高大上”华而不实的所谓蜕变之路。面对现实的窘迫现状,相关扶贫部门和当地的政府部门都需要具有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先让一部分扶贫工作正常开展起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操作中,累积经验,物资储备,进而扩大扶贫范围,推而广之。这才是推翻人才和资金短缺两大壁垒的可行之路。

二、针对扶贫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一)进行科学思想和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扶贫地区农民科技思想的教育和普及,是实现科技扶贫,让农民甩掉贫困帽子的第一步。在对扶贫地区的知识宣传教育中,需要了解被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步骤和计划。在具体的科教中,笔者多会采用“围炉夜话”的形式,培训员与农民学员平坐,更像是朋友间的对话,更多的倾听农民学员的经验之谈,从中找出知识渗透的契机的漏洞,多用科技成果收益事实说话,将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创新成果展示以多媒体设备的方式展示,让当地的农民朋友直观了解。

以笔者曾经扶贫过的A村为例。A村近年来着重发展蔬菜大棚经济项目,但是菜农对于蔬菜大棚的认知还处在初级的阶段,简单化的理解蔬菜大棚=塑料大棚+冬天烧煤(供二氧化碳和蔬菜取暖),保证蔬菜成长。笔者实际与菜农“算账”发现:蔬菜大棚靠烧煤保温,不仅效果一般,而且冬季耗煤量巨大。这样的蔬菜大棚在冬季去掉成本收益甚微。针对A村蔬菜大棚项目的情况,政府扶贫办下拨扶贫资金120万元,专项用于种植大棚产业项目,精准定位在蔬菜大棚的控温技术上,让A村的致富带头户先行了解和学习新技术,首先成为蔬菜大棚新项目的实践者领头人。在产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蔬菜大棚的新技术便水到渠成的推而广之。农民了解到了“智能温控系统”的蔬菜大棚管理技术。这样一项轻点手机/电脑即可智能化操作系统,完全摆脱了人为费时费力的操作。在工作者努力宣传和实践领头人的案例带动下,A村实现了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智能温室等大棚的分批引入,逐步走上了专业化蔬菜大棚项目健康高效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1/0523/624.html



上一篇:闽台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下一篇:全面稳固农业基础的路径探析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