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考工记与晚清工艺书写文体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晚清时期,随着国门打开,国人逐渐了解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在洋务运动过程中,西方器艺技术率先被接受并得到积极提倡。官方主导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大规模翻译西方有关“

晚清时期,随着国门打开,国人逐渐了解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在洋务运动过程中,西方器艺技术率先被接受并得到积极提倡。官方主导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大规模翻译西方有关“制器”类的书籍。出于实用目的,“因制造而译书”(1)冯焌光、郑藻如:《拟开办学馆事宜章程十六条》,王扬宗编校:《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下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82页。翻译工作由外国人与华人合作,华人笔述并进行文法的修改、润色(2)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王扬宗编校:《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下册,第494页。。其中徐寿、徐建寅父子在工艺方面译作较多(3)徐寿翻译诸如《汽机发轫》《西艺知新》《宝藏兴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等。徐建寅翻译《运规约指》《汽机必以》《汽机新制》《艺器记珠》等。。这一时期大量翻译的西方格致学,“以制器为纲领”(4)徐寿:《格致汇编序》,《格致汇编》1876年春季第一卷。,极大地扩展了中国传统工艺科技的范围。

借助翻译输入的西方格致器艺,对于多数埋首制义的读书人来说“俱非所习”,并不感兴趣(5)王韬:《格致书院戊子课艺序》,《格致书院课艺》1,第271页。。如何鼓励、引导社会中的读书人认识和理解西学?傅兰雅、王韬提出以“艺文”的形式,利用中国士人擅长写文章的特点,“即文字以发挥格致之理”(6)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序言》,《格致书院课艺》1,第5页。。自1886年王韬主持格致书院开始,延请当道大员,仿照策问体裁,“以洋务为主,旁及富国、强兵、制械、筹饷之类”(7)《格致书院拟以艺文考试章程》,《申报》1886年2月13日。为主题,命题课士,实行每年考课,春夏秋冬各有一次正课考试,从1889年至1893年,每年举行两次由南北洋大臣出题的特课考试。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文,选中的优秀文章除给予奖赏外,还选登在《申报》上。王韬、赵元益将1886—1894年历次考课题目、命题人、优胜者及其答卷汇集刊印,即为《格致书院课艺》。《课艺》中还有王韬、李鸿章、薛福成等作的文上眉批和文末评语,体现出部分上层人士对于西学的价值判断以及书写导向作用。早期考课西学知识的书院中,格致书院的考课最早开始涉及西方机器工艺。从其中的工艺策问,可以管窥社会上下层格物致知,以传统技术文本接引西方机器工业的思维方式。

一、《格致书院课艺》中的工艺策问

格致书院课试西洋工艺,往往依据《考工记》命题,如1892年江海关官员聂仲芳廉访春季课题之一:

《周礼·考工记》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各有分职,厥类惟详。古之工作多以人力,今之工作间用机器,目今制造钢船、钢炮为防海之利器,亦格致家所宜及也。诸生讨论有素,其一一参校而详说焉。(8)上海图书馆编:《格致书院课艺》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24,439,455,458—461页。

第一名杨辉毓的开篇即言“今夫制造之功,以算学为体,以化学为用,非点线面体以相求无以深明底蕴,非形色气质之分合无以剖析毫芒,此皆制造家所宜讲者也。我中国古时制造,莫详于《考工记》一书”,随之列举《考工记》“六工”名目,古代已经利用木材、金属、犀革之材,讲究绘画彰施之美,切磋琢磨之效,认为“《考工记》固开制造之先声”(9)上海图书馆编:《格致书院课艺》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24,439,455,458—461页。。在以古比西的思路下,指出古今风气不同,古之工求精不求速,只用人力,今之工则求精求速,运用算学、化学等知识。今之工在于机器制造。王韬评:“于《考工记》所设诸工未曾细为诠解,而即以古法通于今法。”(10)上海图书馆编:《格致书院课艺》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24,439,455,458—461页。可见对此文是有所批评的,不过因所论钢船钢炮,精细详明,可裨实用亦置于头等。

第二名胡家鼎,不仅考察中西之工异同,行文也颇有《考工记》文字之法,譬如对古代中国之轮与近代西方之轮原理异同的比较:

古者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故轮欲其幎尔而下迆。幎尓谓圆广貌。幅欲其揱尔而纤。揱尔谓其杀小貌。毂欲其引,取其突出也。绠欲其蚤之正,蚤即辐之入于牙中者,取其无偏也。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1/0522/617.html



上一篇:元代散曲选本中的元人散曲观及曲学史意义
下一篇:浅析产品设计的宏观思想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