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文体的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实施策略以统编语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状态而设计的一组问题链接。问题依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问题链的设计以确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状态而设计的一组问题链接。问题依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问题链的设计以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的确定又必须以文本个性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这一篇”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问题链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探究基于文体的课堂问题链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辨明文体,确定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在教材的“预习”部分,编者不仅明确了本文是一篇寓言,而且让学生通过回顾《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这两则短文来回顾寓言的特点。这是编者对本文体式的确认,并通过布置“预习”的方式将其传达给学生,这就在文本体式和学情两个方面规定了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二是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1]

从文本体式方面来看,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是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其特点包括:虚构的简单的故事情节;人或者拟人化的动植物;寄寓了某个道理。明确了寓言的文体特征,有助于我们发掘《愚公移山》的教学价值。

从学情方面来看,通过回顾《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这两篇短文,加之自身文言文的积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并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本文而言,学生对愚公和智叟的认识到了何种程度,如何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还有待考察。另外,学生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观察。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①了解故事情节;②分析愚公和智叟的人物形象,辨明“愚”和“智”的含义;③领悟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二、设计问题链,驱动教学活动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我依次设计了三个问题来驱动学习活动。这三个问题不仅具有各自的任务,而且相互链接,逐层递进,直抵教学目标。

问题一:你能给大家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学生们对愚公移山的故事本来就很熟悉,加上注释的辅助和之前的积累,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让他们把这个故事讲出来,难度就增加了。同时,我还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关注文中的细节,二是尽量使用原文的词句,而且不能看书。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通过“讲故事”来驱动学生去阅读和练习,从而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

问题二:你怎么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学习寓言这种文体,除了了解故事情节之外,还要去关注故事中的人。在这个故事中,愚公和智叟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且二者的名字都很有意味。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将“愚”和“智”形成对比,从而对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产生较为明确的认识。

问题三: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认识了愚公的“愚”,接下来就要探究“愚”的背后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想通过愚公如此“愚”的移山行为告诉读者什么呢?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承接上一个问题而来的。愚公与智叟的对比在于突出愚公的精神,而这个精神正是作者要传递给读者的;同时,这种精神又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不仅读出了道理,而且读到了自己。

这三个问题分别针对三个教学内容而设计。问题一旨在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问题二旨在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问题三旨在使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同时,三个问题沿着“事—人—理”的顺序展开,不仅能够驱动学生进行文本解读,而且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寓言的方法。“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目标就得到了落实。

三、探究问题链,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问题链设计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形成引导和促进作用,正如加涅所说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接下来,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围绕此问题链展开。

1.讲故事需要独立翻译,小组交流。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1/0222/494.html



上一篇:论“阿阑豁阿五箭训子”故事的文体特征
下一篇:儿童之家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